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王阳明:人要知,亦应行,知行合一

notion image
2019-11-06 21:44
爱问:“今人尽有知父当孝、兄当弟者,却不能孝、不能弟,知、行分明是两件。”
曰:“此已被私欲间断,不是知行本体。未有知而不行者,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,圣贤教人知行,正是要复那本体,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。故《大学》指个真知行与人看,说‘如好好色,如恶恶臭’,见好色属知,好好色属行,只见好色时,已自好了,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;闻恶臭属知,恶恶臭属行,只闻恶臭时,已自恶了,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。”
爱曰:“古人分知行为两,亦是要人见得分晓,一行工夫做知,一行工夫做行,则工夫始有下落。”
曰:“此却失了古人宗旨,仁(守仁自称)尝说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,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,若会得时,只说一个知,已自有行在。只说一个行,已自有知在。古人所以既说知,又说行者,只为世间有一种人,懵懵懂懂,任意去做,全不解思惟省察,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是;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,悬空去思索,全不肯着实躬行,只是个揣摩影响,所以必说一个行,方才知得真,此是古人不得已,补偏救弊的说话。今若知得宗旨,即说两个亦不妨,亦只是一个。若不会宗旨,便说一个,亦济得甚事,只是闲说话。”
【译述】
徐爱问:“现在世人都知道应该要孝顺父母、敬爱兄长,可是真正能做得到的人却很少,可见‘知道’与‘实行’是两件事情。”
守仁回答道:
“你这种分法,是心中已经被私欲给打断了,不再是‘知’与‘行’的本来意思。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人是能知而不能行的,像你所说的例子,知道该孝顺、该友爱,却做不到,其实并不是做不到,而只是没有明白孝友的真义罢了,只好说他们仍是不知。
“圣贤教人要能知能行,正是要恢复人人心中原本自有而被私欲蒙蔽了的良知本性,所以在《大学》一书中,作者就指点一个真知真行给求学者见识一下。
“他举的例子是说,好比我们每个人都‘爱好美色,讨厌臭’,当我们看见美色的时候,心中能分辨这是美的,这是‘能知’,而见到美色,心中生出爱慕的心意,做出爱慕的举动,这是一种‘行为’,只是当我们见到美色,知道它是美的时候,心中同时也就已经爱慕了,不是见到美色之后,才又在心中另外起一个念头去爱慕,所以‘知’与‘行’其实是分不开的。
“还有像闻到恶臭,心中知道它是臭的,这是‘能知’,而闻到恶臭,心中生出讨厌它的意思,这是一种‘行为’,只是当我们闻到恶臭的时候,心中同时也就已经讨厌了,不是闻到恶臭之后,才又在心中另外起一个念头去讨厌。”
徐爱说道:“这样看来,古人将‘知’与‘行’分成两件事,其实是让人易分清,一种工夫是用在‘知’的上面,一种工夫是用在‘行’的上面,这样初学的人才容易有一个开始。”
守仁答道:
“这样说法还是失去了古人立言的主旨。我曾经说过,‘知’是‘行’的基础,‘行’是‘知’的实践,‘知’是‘行’的开始,‘行’是‘知’的完成。
“若能体会这几句话的意思,尽管你只说一个‘知’,这个‘知’的里面自然就已经包含了‘行’,或者只说一个‘行’,也早已包含了‘知’在其中。
“然而古人所以要先说一个‘知’,又说一个‘行’的原因,只是因为世界上有一种人昏昏沉沉,只知道一个人闷着头去做,而不知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一番反省与思考的功夫,只是乱做一气,所以必须说一个‘知’来提醒他,让他先去明白了道理之后才去着手实行。
“世界上还有一种人,整天不做事,只是凭空瞎想一通,却从来不试着去实践一下,只会乱猜一些结果,所以须先说一个‘行’来警惕他,让他能真的去实践他自己所想的道理。这些都是古人为了补救世人的缺点与弊病,不得已才说的。
“今天我们如果能真正了解古人说这番话的用心,那么说‘知’与‘行’是两件事也不要紧,因为自身实际上仍然是知行合一的。
“如果不明白古人的苦心,那么纵然你听了我的话,知道知行该合一,可是实际上体会不到,那么尽管将我的理论记得熟又有什么用,只是当它在说闲话罢了。”
横渠四句异常日志收集
lansha
lansha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Announcement
🐟🈷️🐉🚪
-- 感谢您的支持 ---
👏欢迎更新体验👏